|
百年回眸: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第三辑)2021-03-30 11:16
![]() ![]() ![]() ![]() ![]() ![]() 百年回眸: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第三辑 ![]() 题记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人民军队的建立与发展,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为了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北化国防教育”推出系列推送,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走过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在党旗的指引下,人民军队以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成为挽救民族危亡、保卫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本期让我们一起回顾军史中的1930-1932。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 ![]() 1930年6月,根据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决定,在赣西南和闽西地区的红4、红6(不久改称第3军)、红12军组成红军第1军团(开始时称第1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随后,由赣西南地方武装组成的红20军和红22军(12月缩编为第64师),也划归红1军团建制。在湘鄂赣地区的红5军和红8军组成红军第3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随后,由湘鄂赣边地方武装组成的红军第16军,也划归红3军团建制。1930年8月23日,红军第1军团和第3军团在湖南省浏阳县永和镇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一方面军前委。朱德任方面军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滕代远任副总政治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第3军团,共3万余人。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组成,对红军实现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次反围剿 ![]() 1931年7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调集30万兵力,并聘请德、日、英军事顾问,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分3路向中央根据地进行“围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从福建千里回师赣南,并以一部兵力结合地方武装,迟滞敌进。8月4日,红军突然东进莲塘,7日至11日,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发动攻击,并三战三捷。在兴国休整半月后,对疲惫退敌实行追击,再取三捷。至此,红军在80天内,歼敌3万余人,缴枪1.26余万支,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此役,红一方面军在中央苏区人民群众和地方武装的支援、配合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往返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避强击弱,速战速决,取得了重大胜利,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经过这次反“围剿”作战,红军的全部作战原则基本形成。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 ![]() 红四方面军以鄂豫皖苏区部队为主力组成,于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刘士奇。下辖红四军(军领导由方面军总部兼任)和红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总兵力共4.5万人,不久,又建立红九军,全军共有六个师。 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起围剿,这是第四次围剿战争的一部分。10月12日,迫于国民党军队压力,红四方面军决定放弃鄂豫皖苏区,除留下红七十四师和红七十五师及各独立部队编成红二十五军由沈泽民负责坚持游击战之外,军部和主力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和红七十三师等4个主力师共2万余人转战西进,取消各军番号。1932年12月在陕西和四川边界创建川陕苏区。 军队大事记 1930年3月,中共中央军事部改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1930年5月中旬,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在上海秘密召开,研究确定红军建设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 1930年8月23日,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湖南浏阳县东北的永和镇组成。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等法规、条例。 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成立。 1931年11月7日,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县七里坪组成。 1931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 1932年12月,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军川北,开始创建川陕边根据地。
|